纪念国父——孙中山
2025年3月12日,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的日子。百年时光荏苒,世事变迁,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理想依旧熠熠生辉。他以“天下为公”的宏伟胸怀,唤醒民族觉醒,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推动中国民主革命。他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革命家之一,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思想先驱。

”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,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。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,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,共同奋斗。
革命尚未成功,凡我同志,务须依照余所著《建国方略》、《建国大纲》、《三民主义》及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》,继续努力,以求贯彻。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,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。是所至嘱!“
—— 孙中山《遗嘱》
孙中山先生以毕生践行“天下为公”的信念,将生命熔铸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洪流。在奔走革命的四十载岁月里,他历经十次武装起义的挫败,却始终保持着"愈挫愈奋"的精神品格。他的一生清贫,私产仅有衣物书籍及南美华侨赠送的上海住宅(今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)。他在弥留之际,口中仍不断重复着:“和平、奋斗、救中国。”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,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,而他的思想与精神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长存。
在中国近代重新建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中,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和领袖孙中山是走在最前列、最有影响力的代表。孙中山对孔孟的“仁学”思想给予了新的解释,强调要发扬救世之仁、救国之仁。共和的观念,是平等、自由、博爱。他以此为旗帜,猛烈批判封建旧道德,提出“道德革命”、“三纲革命”、“家庭革命”,认为要革封建道德的命,首先必须打倒孔圣人的权威,实现民主革命纲领,即由民族主义、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的“三民主义”,并成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革命纲领。它是中国人民与革命的宝贵精神遗产。所谓“民权主义”,就是要使人民享受平等、自由和幸福的权利;所谓“民族主义”,就是要反抗异族和帝国主义的压迫,为国家争自由;所谓“民生主义”,就是要实现经济平等、节制资本,平均地权、发展国家资本,实行博爱,图谋民众之共同幸福。三民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,概括出了三大历史任务。

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民国,平均地权
三民主义体系展现出惊人的前瞻性:民族主义从"驱除鞑虏"演化为"五族共和",突破了狭隘的族群观念;民权主义通过"政权治权分立"的宪政设计,搭建起现代国家治理框架;民生主义则超越单纯的土地改革,提出发展国家资本、建设铁路网等现代化蓝图。这种理论体系的开放性,使其既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呼应,又能为当代"共同富裕"理念提供思想支持。
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彰显着"知难行易"的实践智慧。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,到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推动帝制终结,他始终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探索救国之道。其革命方略既包含武装斗争的霹雳手段,又注重"军政、训政、宪政"的渐进改革,这种将暴力革命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战略思维,在当今社会治理中仍具启示意义。

天下为公 人民万岁
自辛亥革命的爆发,封建王朝的统治被终结,皇帝的时代已成为历史。但人民的思想意识仍停留在旧社会的框架中,难以迅速转变。他们依然习惯性地使用“万岁”这种旧时代的称呼来表达敬意和崇拜,反映出封建残余思想在社会中的深远影响。
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民主革命,旨在彻底铲除旧社会对权威的依赖,将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。同时,孙中山先生以“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”为己任,致力于将列强赶出中国,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。这一伟大事业贯穿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,他为此四处奔波,不懈奋斗,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由中国共产党继承其意志完成其事业


孙中山《建国方略》中的实业计划,在百年间经历了多重诠释与超越。他构想的"三峡水闸"已化作世界最大水电站,"十万英里铁路网"演变为高铁里程全球第一的"中国速度"。
在全球化时代重读"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"的嘱托,更能体会其战略远见。从争取民族独立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中国始终践行着"济弱扶倾"的大国担当。孙中山晚年确立的"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"政策,不仅在当时拓展了革命维度,更为今天的新型国际关系实践提供了历史注脚。
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中山精神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。他未竟的"国家完全统一"理想,正通过"一国两制"的港澳实践获得新解;"青年要立志做大事"的期许,在航天深潜、乡村振兴等事业中转化为青春力量。上海香山路故居门前的梧桐年轮,中山陵的台阶分为两段,全部共有392级,象征但是中国 3亿9千200万人民,从碑亭到祭堂共339级,象征当年的议员共339人,每人代表一阶,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理念传承下去。
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志向,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矢志不渝的决心,将这一未竟的事业推向前进。在党的领导下,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,实现了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,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实现。
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!
wolai笔记版:
备注:本文有70%是DeepSeek润色修改,注意识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