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年干部的权力观》
在时代的壮阔浪潮中,广大青年干部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,投身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,被赋予了或大或小的权力。然而,权力恰似一把双刃剑,正确的权力观是引领青年干部行稳致远的关键,关乎着个人的仕途轨迹,更牵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。
权力是面镜子,映照出青年干部最本真的面貌。现实里,部分年轻干部初涉权力场,便迷失了方向。有的刚掌权,就沾沾自喜,迫不及待地发号施令,将权力当成肆意挥洒个人意志的 “魔杖”,任性而为;有的精神世界荒芜,被金钱、名利、享乐的迷雾笼罩,把权力当作谋取一己私利的 “提款机”,大搞权力寻租;还有的急于求成,妄图在仕途上走捷径,把权力异化为个人风光与享受的资本,全然不顾公与私的界限。这般行径,源于对权力认知的严重偏差,忘却了共产党人的初心,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。
树牢正确权力观,才是青年干部成长的稳固基石。首当其冲的,是要厘清权力的源头。权力从不是从天而降的 “馅饼”,它来自党和人民的托付,姓公不姓私。这份沉甸甸的赋予,意味着只能将权力用于为党分忧解难、为国家拼搏实干、为民众谋取福利,绝不可沦为填充私欲的工具。青年干部需时刻叩问 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,于内心深处唤醒对权力的敬畏。
为民用权,是正确权力观的核心要义。青年干部手中的权力,是广大人民群众出于信任交付而来的,职位称号的高低,对应的只是肩头责任的轻重,而非颐指气使的资本。每一项决策、每一次执行,都要着眼于群众的急难愁盼,想群众所想,急群众所急,把增进民生福祉当作权力运行的 “指南针”。公正用权,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。青年干部行事不能厚此薄彼,不能因亲疏远近、利益关联而有所偏袒,让权力在阳光下不偏不倚地发挥效力,为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筑牢根基。依法用权,为权力套上规则的 “缰绳”。法律的边界就是权力的边界,青年干部要学法、懂法、守法,自觉将权力运行约束在法定范围之内,杜绝一切越界逾矩的冲动。而廉洁用权,犹如高悬的警钟,时刻提醒青年干部洁身自好。莫让 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 的腐朽观念侵蚀思想,在利益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,守得住底线,让权力始终散发清正廉洁的光芒。
青年干部正站在时代的接力点上,正确权力观是他们握在手中的 “接力棒”。秉持这份正确认知,权力将化作服务大众的热忱、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力,让青年干部在逐梦之途踏出铿锵步伐,书写不负时代、不负人民的壮丽篇章。
保持修身律己“不懈怠”的满格状态,在慎独慎微中将“作风建设”进行到底。“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。”在党的建设过程中,纪律规矩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确保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。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,修身律己需从慎独慎微处入手,坚持从细节管起、从日常严起、从小事做起。细节虽小,却能反映出党性修养,体现出纪律意识。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,诸如“微腐败”“潜规则”和“人情礼”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,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,实则可能成为破坏党风党纪的大患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警醒,不能因事小而为之,不因恶小而不管。在公务接待中,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,不超规格、不铺张浪费;面对一些打着“人情往来”旗号的礼品礼金,果断拒绝,做到廉洁奉公。在小事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,防微杜渐,真正将修身律己落到实处,防止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,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往深里走。
——《保持“满格状态”将自我革命“进行到底”》共产党员网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