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分析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时,强调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跳跃性。他们认为,历史进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线性过程,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,有时会出现跳跃和曲折的情况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,历史上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并非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交替,而是可以在一个社会中共存,并且某些社会可以跳过某些发展阶段,例如德国从封建主义直接跳到法西斯主义,或俄罗斯从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。

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地跨过资本主义阶段,将俄国拉入社会主义社会,这正是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补充和修正。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分析工具,更是行动指南。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,革命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,改变历史的进程,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历史发展到某个阶段。

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不仅是理论的传播,更是实践中的斗争和牺牲。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社会主义,这个过渡需要通过斗争和牺牲来实现。马克思主义者的存在和他们的行动,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争取和维护人民的利益,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。

国家是一棵参天大树,需要爱国的血、恨国的血、忠诚的血、冤屈的血一起来浇灌,才能茁壮成长。社会进步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,正是实现真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。只有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,社会才能不断前进。

罗曼·罗兰曾经说过,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在我玩过的一款游戏《黑暗之魂》中,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:这个世界是由一团火创造的,而主角作为不死人,想要解开自己的诅咒,于是前往创世之火所在的地方。然而,终点并非他所期待的熊熊燃烧的大火,而是一个只有微弱火苗的火盆。游戏在这一关键时刻给予了玩家两个选择:要么点燃自己,将自身作为柴火延续火种;要么选择放弃,让火苗彻底熄灭,世界堕入黑暗。而主角们都选择了点燃自己延续火种。

从前我对游戏中主角的选择感到困惑,不理解为何他们要做出这样的牺牲。明明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,为何不选择独善其身?然而,随着游戏发展至第三代,我逐渐理解了其中的深意。火苗代表着希望和坚守,在历代主角的承载下延续了上千年,成为人类在黑暗中挣扎的一线光明。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自我价值,历代主角坚定地选择燃烧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延续火种,因为他们深信,下一个人也会延续这份信念。这如同马克思主义者在资本猖獗的环境下,愿意以自身的牺牲换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延续。

“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”

——出自《孟子》

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播,更是通过实践中的斗争和牺牲,实现社会的真正变革和进步。马克思主义者肩负着将思想传递下去的使命,为了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,他们愿意牺牲自己。只有这样,这个世界才不会被资本所完全掌控,才能有真正的变革和进步。

资本和马克思主义者是共生共存的。当资本死去的那一天,这个世界上将不再需要马克思主义者,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共产主义的社会当中了。在那样的社会里,马克思思想将只具有历史价值,而没有现实指导意义。那个时候,我们可以将切·格瓦拉的画像、马克思的画像从墙上撕下来,和《资本论》一起扔到火里,因为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了,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资本主义了。

然而,在这之前的漫漫长夜当中,马克思主义者将一直与资本战斗至死方休,直到牺牲自己,为后来的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。马克思是一场盛大的悲剧,然后再从悲剧里面开出花来,要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,需要数以亿计、三五代人的牺牲。

被剥削是为了能守得云开见月明。我们这几代人无论愿意与否,都必须为了美好的社会去奋斗。尽管悬崖下是尸山血海,但只要到了那个时候,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片绿色的草地,那么在那片草地上一定能开出洁白的花来。那个时候的孩子们不用再被老板剥削,他们一个星期只需工作三天,可以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。教育资源将空前富足,不再有人生下来就低人一等。父母不会再逼迫孩子们选择工作,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每一个梦想都可以得到实现。人们都会过着富足的日子,而我们这几代人的尸骨将化作一双大手,帮助那些孩子们走向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