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两个凡是” 提出于1977年,所谓 “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,我们都坚决拥护;凡是毛主席的指示,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”。表面上,这似乎是一种对毛主席的忠诚和尊敬,但实际上,它却严重背离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,甚至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亵渎。本文将从历史背景、哲学方法和政治路线三个方面,运用毛泽东思想对“两个凡是”进行批判。

毛泽东思想强调 “一切从实际出发”,实事求是是其核心原则。毛泽东在世时多次告诫:“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,就是与时俱进。”而“两个凡是”却将毛泽东的决策和指示绝对化、永恒化,使其成为僵化的信条。这种做法无视历史条件的变化,脱离现实斗争,实质上是将毛泽东思想僵化为个人崇拜的工具,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。

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,它要求理论联系实际,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。然而,“两个凡是”推崇的逻辑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:认为历史决策可以永远正确,不容更改。这种所谓“唯毛必对者的意淫”,本质上是庸俗唯心主义,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背叛。毛泽东曾指出:“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。”显然,“两个凡是”与这一根本原则背道而驰。

毛泽东思想重视群众路线,强调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。然而,“两个凡是”将政治路线变成了“从上级中来,到上级中去”,否定了群众的创造性和实践检验的作用。这种做法不仅抹杀了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,也违背了毛泽东思想中一切从实际出发、依靠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。

“两个凡是”打着毛泽东思想的旗号,实际上却背离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原则: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、群众路线。它将毛泽东思想僵化为个人崇拜和政治教条,否认实践检验真理的科学方法,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亵渎。批判“两个凡是”,不是否定毛泽东,而是捍卫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、实践性与革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