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继续剖析互联网上“左”的虚假姿态之后,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日益泛滥的现象:不是左,也不是右,甚至连他们自己是谁、在说什么、想要什么都不清楚的一群人。他们出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弹幕区、评论区,在那些涉及国家、历史、社会议题的讨论中刷着毫无实质内容却态度满满的言语:“并非”、“又被代表了”、“哈哈哈哈”、“???”、“说得好我完全同意!”——看似轻松诙谐,实际上空洞乏味,甚至在结构上就是一种消极抵抗和文化上的讽刺病态。他们没有理论,也没有立场,甚至连基础的事实判断都不愿意去了解;他们有的只是情绪,是惯性,是麻木,是把一切看作“笑料”的冷漠与傲慢。

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中,这类人的出现常常被称作“刷怪”——因为他们如同设定好的NPC,只要触发关键词就自动跳出弹幕,行为机械重复,内容千篇一律。你说话讲道理,他不听;你引用数据,他冷嘲热讽;你讲历史,他一副“都一样”的姿态。这种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,不是自由主义者,不是保守主义者,更不是民族主义者。他们什么都不是。他们只是虚空中扭曲产生的一种“态度群体”,以否认一切获得快感,以愤怒无名为自豪。

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,它是浮躁社会的一种投影,是去政治化教育的一种副产物,是消费主义、原子化个人、碎片化传播共同塑造出来的社会病灶。他们从不阅读真正的政治理论书籍,从不深入理解政策从何而来,只习惯性以为“我不爽=体制有错”,以为“骂骂咧咧=独立思考”。他们将一切现实都视作荒诞戏剧,却从未真正试图改变任何现实。他们的愤怒没有方向,他们的质疑没有目的,他们的语言没有组织,他们的姿态没有立场。

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,“人民群众中有些人思想水平低,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,这是不可避免的”。对待思想糊涂但本质善良的人,应“耐心教育,引导其转变”;而对那些“打着左的旗号,干右的勾当”的人,必须坚决斗争。如今网络上这些人,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反动派、敌对势力,但他们却确实在制造思想混乱、破坏集体理性,是“非敌即友”思维与“反智主义”的温床,是批判虚伪左派后我们必须继续追问的对象。

归根到底,这种人类型所反映出的,是“只有情绪,没有信仰”的思想虚无,是“只敢骂,不敢学”的精神懒惰,是“没有立场,只图姿态”的认知退化。他们不愿承担构建更好社会的责任,也不愿去了解现实的复杂性,最终只能沦为情绪的奴隶与资本的提线木偶。

如果说第一篇文章是在揭露“伪左派”的假激进,那这一篇,则是在揭露一种更根本性的疾病:被剥夺了思考能力,却依然要说话的群众。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种现象、不能在青年中重建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、不能重塑马列主义的人民话语权,那么互联网中真正关心人民、关心社会进步的声音就永远会被这一类“嘲讽的垃圾话”所淹没。

批判伪装的左,也要警惕空洞的骂。我们的敌人,往往不是站在对面叫嚣的,而是坐在我们身边说:“都一样”,“无所谓”,“我只是在开玩笑”的那群人。

毛泽东时代也有不少“只发牢骚、不问根源、不干实事”的人。毛泽东对这类人有过非常深刻的批评。下面整理了几段经典文献中相关的论述:

《矛盾论》中对“肤浅思想”的批评:“有些人看问题,总是只看到表面现象,不分析其本质,或者只是跟着别人说风凉话。这种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,只能增加混乱。”

毛主席早就指出,不去分析矛盾的本质、只是停留在表面或情绪化的批评,是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。

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,毛主席批评“党八股”与不学理论的人:“有些人嘴上讲革命,心里没有革命,写文章讲话都浮在表面,不联系群众,不联系实际,不联系马列主义……这种人不是在帮党,是在害党。”

《反对自由主义》(1937)中,毛主席对无原则态度的猛烈批判:“在政治上不明是非、不辨路线、不顾大局,而斤斤计较个人得失,这种自由主义,是极端有害的。”

这些网民,不明是非、不辨路线,就是典型的政治自由主义者:他们不愿意接受组织领导,不愿接受理论武装,不愿进行阶级分析,而只抱怨、只嘲讽,结果就是成为破坏团结、散布情绪化观点的源头。

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(1957):“我们的人民群众,绝大多数是好的,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。但是,也有一部分人,他们对现在制度不满意,但并不清楚他们不满的根源在哪里,这些人需要引导、教育、团结,而不是简单批评。”

然而,批判本身不是终点,批判之后必须有重建。我们不应只是指出谁错了,更要告诉人们,什么才是对的。

真正愿意走出情绪、承担责任、服务人民的青年,必须走上一条充满学习、思考与实践的道路:我们要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,了解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,明白今天的成就是无数先烈鲜血和群众智慧换来的;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理解国家为何这样治理、如何治理、问题出在哪里、改进方向又在哪里;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,学辩证法,明阶级分析,懂得“实事求是”的思想武器,才能看清这个世界、把握社会矛盾的本质;我们要从网上走到现实中,从只发言转向肯干事,做一个有理论、有情怀、有担当的马列主义者。

面对荒诞与虚伪,唯一的正道从来不是嘲笑,而是斗争;面对混乱与虚无,唯一的希望从来不是沉默,而是学习、团结与前行。真正的人民,从来不是只会抱怨与冷笑的人,而是愿意为真理学习、为人民服务、为进步奋斗的人。

说到底,我们批判“只有姿态没有立场”的人,不是为了划清“高低贵贱”的界限,而是为了提醒所有人:网络不是虚空,它是现实的一部分;表达不是玩笑,它是政治的体现;思想不是姿态,它是改变世界的力量。

毛主席说: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,就等于没有灵魂。”

空谈误国,实干新邦